如何成为一名好牧人?
逼迫的临到需要神的子民当中兴起能胜任的属灵领袖。如果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(彼前四17),那么这个家最好秩序井然,否则就可能四分五裂!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彼得要特别劝勉教会的领袖,鼓励他们忠诚于神的事工。如果带领人在困难时期临阵脱逃,那说明他们只是雇工,而非真正的牧人(约十12-14)。
彼得关心的是当地教会是否处于最好的带领下。因为当火炼的试验临到时,教会的信徒会向他们的长老寻求鼓励和指引。那么,一个好牧人需要具备哪些品格呢?
一、有个人与基督相交的经历(彼前五1)
彼得在这封信中没有称自己为使徒或伟大的属灵领袖,而只是一名长老。然而,他提到了自己作基督受苦的见证(见太二十六33及以下)。“见证”一词的希腊词引申出英文单词“殉道者”。我们通常认为殉道者就是为基督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,就像彼得一样。但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指见证人,说出自己所听见的和所看见的。
把彼得前书五章和彼得与基督相交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看,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。第1节首先把我们带到了客西马尼和各各他。“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”让我们想起登山变相时彼得与基督同在的经历(太十七1-5;彼后一15-18)。而第2节对牧人和羊群的强调,也自然使我们联想到约翰福音十章和二十一章15至17节中主耶稣对彼得的劝诫。
第3节中对牧人“辖制”群羊的警告,使我们想起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4至30节中基督有关“谁为大”的教训,以及他对门徒关于谦卑和服侍的其他教导。第5节中“要以谦卑束腰”这句话则把我们带到马可楼耶稣以手巾束腰,为门徒洗脚的场景里(约十三1-17)。
第8节对撒但的描写与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1节类似,耶稣曾警告彼得,撒但要“像筛麦子一样”筛他们。但彼得没有理会耶稣的警告,以致后来三次不认主。
有趣的是,第10节中的动词短语“成全你们”在马太福音四章21节中被翻译成“补网”,描述四个渔夫受召服侍主的情景。
因此,彼得受圣灵的启示写下这些话语,是来自他与耶稣基督真实的相交。彼得与耶稣之间的关系是深刻的,且不断加深。正因为如此,他才能有效地牧养神的子民。
地方教会的牧师必须与神同行,且在灵命上不断成长。保罗劝诫年轻的提摩太:“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,并要在此专心,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。”(提前四15)“长进”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“开拓前进”。长老们必须在学习、生活和服侍上不断长进,达致新的境界。如果带领人停滞不前,教会也将原地踏步。
有时神允许试验临到教会,迫使信徒成长,发掘更多的真理,探索新的机遇。彼得在耶路撒冷为基督的名受苦时,就经历了灵命上的成长。虽然彼得并不完美,实际上,保罗有一次还因他行事表里不一而责备过他(加二11-21),但他愿意顺服基督,寻求神的旨意。
如果问我对今天神所指派的牧人有什么忠告,那就是:不断培育与耶稣基督亲密相交的关系,和会众一起分享他给你的恩赐。这样,你就会成长,而你所牧养的群羊也会与你一同成长。
二、对神的群羊有爱心(彼前五2-3)
羊的意象经常出现在圣经里,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(见诗二十三,一○○;赛四十11;路十五4-6;约十;徒二十28;来十三20-21;彼前二25;启七17)。我们曾是迷羊,在毁灭的边缘游荡,但牧人寻见了我们,并领我们回到羊圈。
在旧约里,羊是洁净的动物,而猪和狗被视为不洁的(彼后二20-22)。羊是群居的,正如神的子民也需要聚在一起。众所周知,羊并不聪明,如果不跟随牧人,它们极易走失。羊也缺乏防御能力,通常需要牧人的保护(诗二十三4)。
但羊又是非常有用的动物。犹太人放牧羊群,不是为了吃肉(那样做代价太高),而是为了获取羊毛、羊奶和羊羔。神的子民对神来说是有用的,我们也应通过带领他人归主来不断“加添”数目。羊曾被用来献祭,故我们也应该“成为活祭”,遵行神的旨意(罗十二1-2)。
彼得提醒牧人——长老们,要牢记神所赋予他们的职责:
1.牧养神的群羊(彼前五2)
“牧养”的意思是“放牧、照管”。牧人照管羊群包括许多工作:他要保护羊群,使它们免遭盗贼和野兽的侵害。同样,牧师也要保护神的子民不被掠夺和引诱(徒二十28-35)。有时候群羊不喜欢牧人的责备或劝告,但这些工作却是为了它们的益处。
忠心的牧人不但要保护他的羊群,还要带领羊群从一个草场到另一个草场,让它们吃得饱足。牧人总是走在羊群前面,检查放牧之地,确保那里没有伤害羊群的东西。他会仔细察看,是否有蛇、陷阱、有毒的植物或危险的野兽。同样,对牧者来说,神的道就是青草地,把会众带到这里,让它们得到灵里的饱足并不断成长,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工作呀!
有时,牧人还需要找出任性的羊并给它特别的关注。今天,一些牧者只把注意力放在群体身上,没有时间关注个人。耶稣曾对一大群人讲道,但他也花时间与尼哥底母(约三)、井边的妇人(约四),以及其他有属灵需要的人单独交谈。在帖撒罗尼迦教会,保罗为着信徒特别的需要,劝勉、安慰、嘱咐各人,真诚地关爱他们(帖前二11)。
对于太过叛逆的羊,牧人可能需要用某些方式来管教它。而对那些特别需要关爱的羊,牧人要把它抱在怀里,贴在心口。每天晚上,尽职的牧人会清点检查每一只羊,看它们是否需要特别的照顾。他会用膏油敷伤口,挑出羊毛中的荆棘。好牧人知道每一只羊的名字,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。
照管神的群羊、做一个称职的牧人真是不容易!这是一份没有止境的工作,要想做好,需要来自神的大能。更有挑战性的是:这是神的群羊,不是牧人的。有时一些牧师会说,“在我的教会……”,当然我知道他们的意思,但严格来讲,这是神的群羊,是用他儿子的宝血所买来的(徒二十28)。
作为牧师,对如何牧养神的群羊,必须非常谨慎,因为有一天我们将向神交账。群羊也要顺服牧者,有一天,他们也要向神交账(来十三17)。因此,牧人和群羊对彼此都有重大的责任。
2.照管他们(彼前五2)
“监督”的意思是“照管者,为了带领而进行看管的人”。注意,牧者既在群羊“中间”,又要“照管”群羊,如果群羊不明白这个道理,就会产生问题。牧者是群羊中的一个,他也在群羊“中间”。但他又蒙召作领袖,因此牧师又要“照管”群羊。一些人试图强调牧者“在群羊中”,拒绝服从牧者的权柄;而有些人又抬高牧者的地位,把他们看作从不和人来往的“超级圣人”。
合格的牧师同时需要这两者。他既要在会众“中间”,以便了解会众、知道他们的需要、明白他们的问题;同时又要“照管”会众,这样才能带领他们,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。牧养和讲道都是好牧人的工作。传道人得是牧师,才能用圣道来满足人的需要。牧师得是传道人,才能在帮助众人的时候行使权威。牧师不是每周传递圣经信息的宗教讲师。他是一个了解会众,并且致力于用神的道来帮助他们的牧人。
作为群羊的属灵领袖,自身也存在着危险。在此彼得指出了长老必须避免的几种罪。首先是“懒惰”——“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”。服侍不是一件勉强的事,而是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(弗六6)。特鲁特博士(George W. Truett)曾在德州达拉斯第一浸信会任牧师近五十年。期间,多次有人邀请他接受其他职位,都被他拒绝了。他说:“我已经寻求并找到了一颗牧者的心”。有牧者心肠的人,就会爱群羊,并甘心服侍它们。因为他愿意这样做,而不是不得不这样做。
如果一个人良心不够敏锐,牧师这个服侍倒是一个偷懒的好地方。教会的信徒很少过问他们的牧师平时在做什么,他可以从其他传道人那里“借用”讲稿作为自己的讲道内容。我遇到过一位牧师,他一周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高尔夫球场,然后周六听听其他人的讲道录音,周日就用这些内容讲道。也许他的所作所为没人察觉,但有一天见到牧长时,他将如何交账呢?
除了懒惰,牧人还要警惕“贪心”。“不是因为贪财,乃是出于乐意”。教会付工资给牧师是完全合宜的(林前九;提前五17-18),而且应该尽可能地公平和慷慨。但对牧师来说,赚钱并不是他服侍的主要目的。保罗谈到作长老的资质时,强调说:要“不贪财”(提前三3)、“不贪无义之财”(多一7)。牧师不能贪爱金钱,也不能一味追求金钱。
因为家庭或教会的缘故,一些牧师还要在外供职。保罗也织过帐棚,所以兼职不是什么羞耻的事。但是,教会应尽可能地减除牧师的负担,使他们无需在外兼职,以便全身心地投入传道事工中。另一方面,牧师也要警觉,不要陷入赚钱的谋划,而偏离了服侍的道路。“凡在军中当兵的,不将世务缠身,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。”(提后二4)
“乐意”的意思是“充满渴望地”,与保罗在罗马书一章15节中 “情愿尽我的力量,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” 所用的“情愿”是同一个词。这意味着因内心的乐意和渴望而心甘情愿地服侍。真正的牧人和雇工之间的不同在于:雇工工作只是为了得工价,而牧人工作是因为他爱群羊,有一颗愿意为他们奉献的心。阅读使徒行传二十章17至38节,这段经文描述了一名真牧者的心肠和服侍。
3.作群羊的榜样(彼前五3)
“独裁”和“领导”是不同的。你不能驱赶羊群,你必须走在它们前面,带领它们。有句话说得好,教会需要服务众人的领袖和带领众人的仆人。一位基督徒领袖对我说,“今天教会的问题在于:我们有太多的名人,却没有足够的仆人。”
通过作群羊的榜样,牧者才能解决“在群羊中间”和“照管群羊”这两者的矛盾。人们愿意跟随的是言行一致的领袖和可以效法的榜样。有一间教会长期有财务上的困难,大家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后来,当这间教会的牧师离开后,人们才发现他自己从不为教会的事工奉献,却不停地在讲道中教导他人奉献。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情,不可能带领别人做到。
彼得把教会称作“所托付给你们的(神的产业)”,并没有改变上文所提到的“羊”的形象。神的百姓本是他无价的产业(申三十二9;诗三十三12)。“托付”原指“拈阄、抽签”,就像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分土地一样(民二十六55)。
每一位长老都有自己的群羊要照管,但所有这些羊都属于牧长耶稣基督。神派遣工人到他指定的地方工作,我们必须顺服。当我们在神的旨意中服侍,在神的事工中就没有争竞。因此,没有人可以“辖制”神的子民。牧者只是“监督”,不是“主人”。
三、只为蒙基督悦纳(彼前五4)
这封书信的主题是“盼望”,在此,彼得又一次提到了主再来的应许。主的再来是信徒受苦时的鼓励(彼前一7-8),也是我们忠心服侍的动力。如果教会的牧者只是为了求自己的喜悦或求人的喜悦,他的服侍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且令人失望。
一次崇拜后,一位来访者对我说,“让每个人都满意一定很难吧!”“我甚至没有想过让他们满意,”我笑着回答说,“我只是努力取悦神,把剩下的一切都交托给他。”
耶稣基督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(约十11),又是为群羊从死里复活的大牧人(来十三20-21),也是为着群羊要再次显现的牧长(彼前五4)。唯有牧长有权评价每位牧人的工作,并给他们应得的奖赏。因此,当主评价每位牧人的工作时,一些在前的将要在后。
一个夏日,我站在苏格兰安沃斯附近的一间教堂遗址上。这幢建筑里曾一度有近150人聚会。虽然用现代的标准来看,这不是一间成功的教会。但曾牧养这间教会的是圣洁的萨缪尔•卢瑟福牧师(Samuel Rutherford)。他所著的《萨缪尔·卢瑟福书信集》是灵修书籍中的经典。今天,虽然这幢教会的建筑已成废墟,卢瑟福所带领的事工却仍在持续。因着他忠心的侍奉,包括所经受的残酷逼迫和肉体的苦痛,他已经从牧长那里得了奖赏。
在彼得的时代,“冠冕”分为几种。彼得曾提到过一种给运动员的冠冕,通常由树叶和花朵编织而成,这种冠冕很快会凋残。而忠心的牧者所得到的是荣耀的冠冕,是神为那天上的基业而赐下的完美奖赏,是永不衰残的冠冕(彼前一4)。
今天,基督徒可能为了不同的赏赐而服侍。有的努力作工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王国;有的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努力;还有的辛勤侍奉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宗派里的地位。但这些奖赏终有一天将会衰残。
我们应该追求的唯一奖赏就是主的赞许和永不衰残的荣耀的冠冕。当把冠冕放在他的宝座前(启四10),并承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着他的恩典和权能(林前十五10,彼前四11),是何等喜乐!当我们面对面见到主的那一刻,绝不会再渴求个人的荣耀。
地方教会的兴衰与领袖密切相关。不论团契大小,带领人都必须是基督徒,必须有个人与基督相交的经历,必须有一颗关爱会众的心以及真正蒙主悦纳的渴望。
以服侍的心来带领教会,以受苦的心来服侍教会。
这就是耶稣所走过的路,也是能够真正荣耀他的唯一方式。
以上内容摘自威尔斯比解经书《满怀盼望:彼得前书
更多精彩文章
……